人心是個被人性包覆的果核。心若暖了,便生出人性的光輝 ;心若冷了,則生出人性的黑暗。
剛看完《下女的誘惑》,心中空蕩蕩的,在某種程度上,是滿足了當初對這部影片的好奇心,另一層面而言,有種療癒的效用。暫時淨空所有一切惱人事,給出了一個內在空間可以無盡的啃食谷底的憂歎。而《樓下的房客》則讓我想起當初看完《下女》那種內心空間的反噬。
對照:《下女的誘惑》與《樓下的房客》
電影名稱 |
下女的誘惑 |
樓下的房客 |
導演 | 朴贊郁 | 崔震東 |
小說原著 |
《荊棘之城》 |
《樓下的房客》 |
巧思 | 計中計中計 | 虛實交疊的分合 |
感受 | 剛柔並濟 | 人心叵測 |
共視 觀點 |
|
真情實意與虛情假意的拉扯
所謂的世界,就是人的場域、人的故事,自然就有虛實兩面來構成真假的意象。在秀子小姐與下女淑姬之間最初的互動關係中可以窺知兩人心中各自的暗濤,這是你來我往的虛實投射,一種人際間的互動。而在《樓下的房客》中,房東先生則是已活在堂吉訶德式的的生活裡,他面對的不是自己內心的衝突,而是一種妥協。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妥協,也是他賴以為生的妥協。總是這樣子的,透過與人的互動,我們也許可以更瞭解自己,只要心還感受到一點人間的溫情,那麼再怎麼絕望的境況之下,總還能絕處逢生。那要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呢?《樓下》演出了這種可能處境:人在一種生不如死,對人性絕望至極的狀態下,能不分裂嗎?因此,「真情實意」可能醜陋不堪,而「虛情假意」則未必難看。我想這是身為人類必然會經歷的拉扯與瞬間的震驚。說實在的,這個把戲已是陳腔濫調,只是,自覺者有幾人?
眼見的事實真的是事實嗎?
《下女》與《樓下》同樣讓我們直接看到了刻意安排的事實,人為操作的虛構。不同於《下女》爾虞我詐的心計,《樓下》往人心走得夠深,呈現出一個扭曲人格的內心世界。這個事實真是令人沮喪,同時也令人感到興奮!除了表象的呈現外,還有個人的微宇宙。這意味著什麼?人,真的很好騙;而要騙人,其實也很容易。況且人人都是催眠大師,只是通常自己不知道而已。因此要對這個表象世界完全坦誠是不可能的,於是才產生了愉快的偷窺心理。房東先生說:「你是個什麼樣的人,就是個什麼樣的人。」關於人,更純粹的說法就是指「人的原型」,我想是一種七情六慾與心理素質的組合;深度追究,往裡頭再刨開一層來看,是人心的惡造成人心的扭曲;惡之所以為惡是來自於我們面對二元對立世界觀的態度。是我們對自我的隱惡揚善造成了我們的扭曲,我們必須大方承認自己的表裡不一,對於真相不用看得太重;對於謊言也不用太認真。
掌權者的操弄與被操弄
雖說「強權即真理」這句口號早已過時,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它已滲透進我們的意識裡,且悄悄地主導著我們的行為。《下女》與《樓下》這兩部作品的誕生正是這樣的寫照。《下女》演繹了世代以來,父權掌控的思維不斷以一種隱微不經意的方式霸凌著身在女人軀殼的靈魂;《樓下》的劇情翻轉帶出了一個反思:行使正義的理所當然,讓我們忽視了惡質行為背後的動機。強與弱不該僅由表象來定義,削弱陰性力量不代表陽姓力量的勝利,柔的姿態並非是一種對剛的臣服。秀子與淑姬的溫柔眼神中透露著剛毅的決心;叔父與伯爵的陽剛強權卻掩蓋不了對柔弱的恐懼;強權與弱勢的兩個極端則體現在房東先生的人生裡。除了人性的煎炒煮烹,更給了我們一個直觀社會的機會,一場關於強弱陰陽剛柔的拉鋸以及貼近自身的內在關照。
壓抑與宣洩
《樓下》中所言「人生的盡頭」在《下女》秀子小姐的生活中一覽無遺,那種週而復始,日復一日的了無生趣透過影像的畫面色彩向觀眾做了無聲的吶喊。《樓下》的表現更加極致,利用角色身份的翻轉直搗人心,把人推向深淵又慨嘆著不可思議。在這裡同樣走到人生的盡頭,卻鑿開了不同的方向:秀子小姐在慣性壓抑的生活之下,所推翻的是她所不齒的霸權,她的宣洩是大快人心的且合情合理。但是房東先生則不然,他推翻的是自我信念,他壓抑的矛盾已無法在正規價值觀下有個出口,因此他的宣洩只能荒謬,帶著溫和的暴力與啞口無言的漠然。
無底的慾望之海
《下女的誘惑》與《樓下的房客》各自呈現了不同樣貌的時代背景與人生故事,卻都源自於同樣的元素:人的慾望。慾望不是罪,真正罪過的是思想的框架。慾望的正當性可以是推動人類進化的動力,而盲芒人心,我們也不自覺的對自身慾望貼了標籤,為了迎合決定性的多數,只好壓抑。這是個普世的病,《下女》與《樓下》恰恰反映了我們的病徵也給了我們一個宣洩的出口,近距離的逼得我們去貼近自己不願正視那一面!試問,你看到了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