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螢幕截圖 2018-01-19 20.20.53.png

 

『 正因為我們無意中閱讀了一本書,開啟了我們對一個理想或夢想的接觸及認知,發生了激動地擁抱,從此我們對人生有了不同的想像期待及規劃。』

『 正因為我們對人生有了新的夢想或理想,為了往那個目標前行,從此我們對閱讀有了不同的想像期待及規劃。』

『 人生的現實,與理想及夢想之間,有著巨大鴻溝的界限。是閱讀,讓我們有機會跨越這個界限。』

 

這三句話簡單地闡明了“閱讀”本身在讀者心靈及思想上的跨越。令我佩服的是,郝明義先生對閱讀這件事情的精闢見解 :不僅穿越時空,領讀者一窺古聖先賢的治學之道外,

還剖析了”閱讀“在網路時代下的所扮演的角色,並且以綜觀大局的眼界來探討 “網路”與“閱讀”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更是融入了個人畢生閱讀的心血,那些關於閱讀的分類,價值,意義,方法,

以及閱讀層次的漸進,都是本書的精華所在。

 


 

關於七個跨越

 

跨越學校的記憶

華人世界的歷史文化,由於過去長時間以來受到科舉制度的影響,導致現今社會對於閱讀有一種無可動搖的功利態度。於是,產生了考試教育的標準化。這是個茫茫的集體意識所造成的現象。

而我們的閱讀習慣及閱讀思路,無形中就在這個現象裡,被窄化了,被侷限了。然而,儘管大環境如此,我們還是有希望的。

            『 不論自覺錯過了多少機會,我們都可以隨時劃一道門戶,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閱讀就是這樣。』

             『 對於人生,閱讀就像是那扇門的作用。』

  作者在這裡點出了一個問題,也指了一個明路。多數台灣學生在扭曲的閱讀環境之下,也許對於讀書已產生了功利的觀感,這時就更要在思想上衝破那層籠罩著我們許久的烏雲。

  這就是一種跨越。跨越過去學校教育帶給我們關於閱讀的記憶及限制,於是,“畫了一個道門,去到我們想去的地方” 這個比喻就是思想上的突破。

  我們要學習的是養成獨立的自覺意識,特別是在這個世代,我們其實比從前的人在閱讀路上更有自主探索的機會。因此無論或早或晚才開始這條自主探索閱讀的路,只要一上路,便能有收穫。

    節錄一段書中的節錄,如下:

螢幕截圖 2018-01-20 22.29.06.png            

『 他們能把在我們心靈深處翻騰的模糊想法加以照亮並固定成形。但是,只有在我們帶著自己的閱讀過程中實實在在碰到的問題和意見去向他們討教,他們才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如果我們只是聚集在他們權威的陰影之下,像溫順的羊群一樣躺在樹蔭下,他們對我們是無能為力的。而只有當他們的批判與我們的相互衝突並戰勝了這種衝突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他們的批判。』

                            ~《普通讀者》by Virginia Woolf ~

 

跨越四種閱讀飲食

生長在這個世代的人們,關於取得知識這件事通常不會是個問題。重點在於面對琳琅滿目的各類知識時,如何過濾?於有限的時間讀進去這些知識並內化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呢?

作者在此將閱讀類比為給頭腦的飲食,做了四種分類:主食閱讀 、美食閱讀、蔬果閱讀、以及甜食閱讀。

主食閱讀:生存需求的閱讀。尋求人生在職業、工作、生活、生理及心理等方面,一些現實問題的直接解決之道。

美食閱讀:思想需求的閱讀。從一個看來間接,但卻是非常根本的方向,思考問題及現象的本質是什麼。幫助我們體會人類生命深處的共鳴,思想深處的結晶。

蔬果閱讀:工具需求的閱讀。查證閱讀過程中不了解的字義、語義、典故與出處。

甜食閱讀:休閒需求的閱讀。為了娛樂、消遣、是一種休閒活動。沒有一定的目的。

作者所提供的閱讀飲食分類,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閱讀需求來定義自己的四種飲食,並且要均衡發展吸收喔!

然而,這年頭,也不是所有的書都適合消化的。因此,以作者的觀點來說,該如何選擇自己的閱讀飲食端視個人欠缺什麼,需要什麼。

以下的節錄來自本書林語堂及培根的話:

『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是人人所必須閱讀的,只有在某時某地,某個環境或某個年齡中一個人所必讀的書。』~林語堂~

『 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富於想像,數學使人精確,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和修辭學使人善辯。總之,讀書能陶冶個性。每一種心理缺陷,都有一懂特殊的補救良方。』~培根~

 

跨越網路

網際網路的出現是人類閱讀史上的一個關鍵變革,網路的普及化也突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在這個部分,作者想探討的不是網路的便利性造成紙本閱讀的貧瘠,而是一個攸關全人類的本質,也就是人性。

在我們所處的當代,也許我們會覺得網路瓜分了許多時間,以至於我們沒有時間閱讀。這個想法對作者來說並不存在,因為他認為人類一直以來想把閱讀這件事情變得更容易些,演變至今,仍是不得其效。而這個現象,不是僅存於當代。歷史上,從蘇東坡時代就有慨嘆一旦書籍變得唾手可得,大家反而不愛讀書了,而是愛八卦。這是根據蘇東坡所寫的 《 李氏山房藏書記》,然後到了清朝,袁枚寫《 黃生借書說》所透露的感慨就更多了。

 

另外,關於網路對紙本閱讀的衝擊,作者也是刨開了層層的歲月,以柏拉圖兩千五百年前的一段話,直指文字閱讀可能發生的問題。

至於教育,你所拿給你的學生們的東西只是真實界的形似,而不是真實界的本身。因為借文字的幫助,他們可無須教練就可以吞下許多知識,好像無所不知,而實際上卻一無所知。還不僅如此,他們會討人厭,因為自以為聰明而實在是不聰明。』 ~ 《 菲德若篇》柏拉圖~

 1920年代的時候,一位先生說:“書只是供給知識的一種工具,供給知識其實並不一定要靠書。” 他又說: ” 太古時代沒有書,將來也可不必有書,書的需要可以說是一種過渡時代的現象。“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演化的結果,作者認為這是一種歷史的必然,因此,網路的出現,也是一樣的。人類面對變化,總是會有忐忑不安。這是人的天性,因此無論世代如何更迭,人類始終是個關鍵。

以下這段節錄說得好,來自作者:

『 我們需要擔心的,與其說是這些發展會不會破壞文字閱讀、書籍閱讀,不如說是如何讓文字閱讀與書籍閱讀,配合這些既古老又新興的多媒體閱讀形式,一起產生更新的作用。』

於是,文字與我們的關係在網路時代只有更緊密了。作者在此提出兩個不慎使用文字將帶來兩種風險,如下:

『 第一、我們可能難以認真思考網路時代裡,自己應該如何重新對待圖像、影像及聲音,這些過去在文字及書籍時代沒得到適當對待的新興媒體。第二、因為我們時時刻刻都在快速而大量地使用文字,可能難以意識到文字是一種使用上應該略微收斂的媒體,反而在磨損這種媒體所應最受重視的特質---文字是單位面積裡濃縮意象最高的媒體,最需要謹慎以待。』

這番對於文字、閱讀以及網路的獨到見解,對我來說,是思想意識上一種極致的體驗!

 

跨越紙本書

這裡要談的是網路閱讀以及紙本閱讀的特質。作者很巧妙地列了一個圖並且將網路閱讀及紙本閱讀分別比喻為白晝與黑夜。他說“讀萬券書,行萬里路”就是在講閱讀這件事。人類需要書來理解這個世界,更需要書以外的體驗來感受這個世界。隨著網路的普及改變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相對來說,對於紙本閱讀的使用就會減少。然而,白晝與黑夜共存於這個世界上,因此不論我們能從網路或手機上汲取多少的資訊或視聽娛樂,終究還是有翻開紙本書的需求。套句作者的話:『 一個會使用、享受夜晚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完整的人。一個會使用、享受紙本書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完整的人。』

以下為作者所列的特質:

     數位及網路的閱讀

                  紙本閱讀
               多謀體                     文字
                 具象                       抽象
                 活潑                       安靜
                  外擴                       收斂
                  社交                       孤獨
                  零碎                       整體
                  多工                       線性
                  動態                       靜態
                  陽性                       陰性
                  白晝                       黑夜

 

『 紙本書,正是讓我們最能學習、也體會文字力量的一種媒介。杜甫的詩印在紙本書上,和呈現在電子書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氣場。我們閱讀的感受,也截然不同。』

這好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究竟是還是面對面比傳訊息來得有溫度有能量多了。

 

跨越方法與工具

時間與速度

有多少人整日忙於工作、學業,而無暇享受閱讀的樂趣呢?作者將理財的三個原則運用在閱讀的時間上,也就是把閱讀時間當作金錢的概念。

首先,要懂得積少成多。 『 時間既然是金錢,那就應該懂得用來投資性地閱讀,也用來消費性地閱讀。』

第二,要化 “零錢”為“整款”。一次十五分鐘的零碎閱讀時間,跟一次三小時的整款閱讀時間,所累積起來的成效還是大不相同的。

第三,要善用中樂透的機會。『 每個愛好閱讀的人,也都有一個夢:夢想自己可以擺脫日常工作的牽絆,好好地把自己想讀的書讀個夠。』

另外,除了時間之外,還要懂得掌握閱讀的速度。現代的書琳琅滿目,要知道如何篩選很重要,因為並不是每本書都值得我們花費時間逐字逐句讀完的。

 

閱讀的五加一力

『 紙本書的閱讀氣場會孕育出五種能力,再自然產生第六種力量。』

五種能力指的是:理解力、想像力、集中力、傾聽的能力、整理的能力。至於第六種力量就是結合五種能力後,自然產生的記憶力。

『 理解力、想像力、集中力、傾聽力,其實都是連動的。理解力和想像力是一體兩面; 集中力和傾聽力也是。這四者之間又交錯影響。』

『 最後,在閱讀一本書的時候,也就是和作者對話的時候,我們同時還在練習、也在動員的另一個能力是“整理的能力”。』

再來就是配合閱讀的廣度,這可以讓讀者從不同的方向來激活並練習這五種能力。

 

關於閱讀的方法,作者分享了艾德勒與范多倫的《如何閱讀一本書》,其內談到四個層次的閱讀方法:“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

螢幕截圖 2018-01-22 21.43.51.png

 

以上,這些方法與工具都是作者日積月累的心得及淬煉,也是這本書的價值所在!

 

跨越七道階梯

這個章節的重點是跨越閱讀層次。以下節錄一段書中胡適談讀書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話:

『 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面,是他的專門學問。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艘博覽。博大要幾乎無所不知,精深要幾乎推他獨尊,無人能及。

    他用他的專門學問做中心,次及於直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於間接相關的各種學問,次及於不很相關的各種學問,以次及於毫不相關的各種泛覽。』


因此,閱讀同理。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專門閱讀興趣”。作者整理出自己的經驗,提供了幾個建立自己的專門閱讀興趣的明路。如下:

一、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閱讀題目

二、利用本書 Part 3 and Part 5 所談的方法,針對感興趣的題目,從網路或書店列出一些參考得來的書單,從中選出一本最想讀的書。

三、有了第一本入門書後,再擴展到三本。並用“ 熟讀精思”、“八面受敵”的方法仔細閱讀。搭配相關網站,自然會發現接下來有更多應該繼續閱讀的書目。

四、不論從一開始,還是到這個階段,或是接下來的過程,都最好認識(至少)一位可以在這個題目上給你一點引路、印證的人。

五、照著第三階段(三)發現的書目,讓自己實際讀過的書可以擴大到五十種書。這些書最好涵蓋“主食”、“美食”、“蔬果”、“甜食”四個面向。

六、除了書籍之外,也盡可能從網路上蒐集這個題目有過的重點整理及討論資料。盡量從古至今,從中國到西方,包含你能使用的各種語文。

七、然後,寫一個筆記,把自己閱讀這個主題的整體心得整理出來。

八、到了要給自己驗收的時候。找一家自己信賴的書店,站到你集中精力閱讀的這個主題的分類立櫃前,說出他們立櫃的缺失在哪裡,少了哪些應該擺的書以及為什麼。接著,去找這個領域裡,公認當代研究最頂端的幾個人的最新文章或書籍,看看是否明白他們談論的到底是什麼,以及你所思考的,是否已經可以和他們交談。

 

這就是作者的經驗,若是當初讀書時,有人這麼教導我們該如何閱讀、讀書的話,想必現在我們也開出了作者所謂的”在密林中第一條通到了溪邊汲水點的路“。作者將之比喻為第一桶金。

『 第一條路沒開出來之前,你在密林中的探索,困頓不前之後,終究會歷盡而竭。第一桶金沒賺到之前,你的財富累積,只是零星有限。』

『 閱讀也是如此。沒有開出第一條路,沒有賺到第一桶金之前,你所有關於閱讀的熱情,只是假象; 你所有關於閱讀的力量,只是虛幻。』

 

郝明義先生對於閱讀的精闢透徹不但凸顯了閱讀的重要性,更是探討了關於“你”這個人在社會上、世界上、宇宙中的角色及位置。以下“閱讀的七道階梯”來自於作者根據柏拉圖的理論所構成的閱讀地圖。

第一道:你關心、思考的,是如何讓自己更美好。( 因此,我們會去尋找健康、美麗、工作需求、心理勵志這些主題來閱讀)

第二道:你開始關心、思考如何讓自己與所愛的人,共同更美好。(因此,我們會尋找愛情、婚姻、親子、心理、居家、烹飪這些主題來閱讀)

第三道:你開始學習欣賞一切抽象的美好。(像是哲學、科學、宗教、藝術、繪畫、音樂、建築等主題)

第四道:你開始學習欣賞社會制度的美好。(開始對政治、社會、法律、經濟、倫理這些主題感興趣)

第五道:你開始學習欣賞與自己相異之行為的美好。(懂得欣賞社會制度的美好之後,才能開始懂得欣賞政治、宗教、意識形態與自己不同的人的行為之美)

第六道:你開始學習體會多元知識激盪之美好。(我們不只在自己始終擅長、鑽研的知識領域之外,至少能再深入鑽研另一個知識領域,並且可以體會到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相互激盪、相互滋生的美好)

第七道:你學習體會宇宙的智慧之美。(蘊含於也超脫於一切閱讀、學習、知識之美之外的宇宙智慧)

 

當我讀到這個章節,真是令我大開眼界,顛覆了以往對於閱讀的認知,也開啟了閱讀的新動力!

 

 

跨越夢想

關於人生層次的提升,根據作者,人生層次的提升不一定非閱讀不可,有些人生經驗或是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也能夠提升人生層次。只是透過閱讀,我們可以感同身受不同的人生歷練,也可以交流思想,於是開啟了個人的夢想與未來。這就是閱讀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因為一本書而改變了一個人對於人生的觀點,而翻轉一個人的生命發展軸線,不勝枚舉。』

我們需要相信:不論任何人,都有自己人生條件的侷限。也相信不論任何人,都有打破這種侷限,讓自己人生層次得以提升的可能,並且,可以透過閱讀來提升。』

閱讀與夢想的關係,作者做了如下的闡釋:

『 閱讀與夢想,存在著兩種關係。一種是,因為我們閱讀,所以發現了一個夢想,自己的人生因而改觀; 另一種是,因為我們先有了一個夢想,所以透過閱讀來累積自己前行的資糧,因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而閱讀與夢想還存在著一個相通之處,那便是“孤獨”。夢想的孤獨只能帶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行前行; 閱讀的孤獨是一種與作者的對話,也是與自己思想的對話,這個對話在孤獨狀態下進行會更有力量。

這裡提到了一個觀點:在網路時代各種零零總總的意見看法以及社群遍佈滿天飛的狀態下,要保持自己不受他人影響,對世界與人生有獨立的觀察與夢想。我認爲這是個非常貼切現代人處境的指示。

以下節錄書中的一段話作結:

『 在孤獨中閱讀,在孤獨中摸索自己的夢想,還有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是:我們可以保持自己獨立的思考。』

畢竟,夢想是從一個很個人的開端為出發點,逐漸拓展到社會、世界、甚至是全宇宙。

 


讀完了這本書的七個跨越,不但升級大腦,開了眼界,還拓展了自我內觀的能力。我想這本書就是改變我對於人生觀點的一本書,我非常喜愛也非常推薦,值得珍藏之!

所謂升級大腦,是一種意識的進階,思維方向的宏觀度以及延展性的提升;  開眼界這件事,是腦中進行的想像力發威,除了學習之外,還看見不同的觀點,更看見了自己的可能性; 至於拓展自我內觀能力,就是進行了一場深度的自我對話,這是屬於非常個人私密的獨特體驗!

 

書名:越讀者 ( READING IN THE INTERNET AGE---十週年增訂版)

作者:郝明義 

發行: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ISBN: 978-986-6841-80-4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thena 的頭像
    Athena

    Witness the Miracle with Love

    Ath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